主页 > 孝文化
姑苏区开展社情民意联系日微实事项目
消息来源:未知        发布时间:2023-08-21 02:16       阅读次数:
  社區是城市治理的「最後一公裏」,社情民意是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的「源頭活水」。自2021年9月起,姑蘇區將每月的第二個星期日確定為「社情民意聯系日」,全區黨員幹部、人大代表、政協委員走進169個社區傾聽民意,以「上午提,下午辦」的標準,快速回應群眾各類「小修快補」需求。
  
  作為賦能基層治理的生動實踐,姑蘇區開展「社情民意聯系日」微實事項目,建立問題快速處理機製,設立民生小事快速處置專項經費,將好事辦好、實事辦實。去年底,姑蘇區社情民意微實事項目成功獲評「2022蘇州十大民心工程」。
  
  今年8月,姑蘇區「社情民意聯系日」活動迎來兩周年,隨著一個個「急難愁盼」陸續迎刃而解,越來越多的古城居民日益感受到「家在姑蘇真有福氣」。
  
  今年以來,姑蘇區啟動了萬豐裏綜合改造和天賜莊片區提質升級一期(鐘樓新村)兩個大體量貨幣化安置的協議搬遷項目。截至目前,萬豐裏綜合改造項目兩期已交房1846戶,進入清零攻堅、閉環收尾、地塊拆房階段,鐘樓新村項目一期完成清零,二期項目已入戶調查完畢,待劃定實施範圍後正式啟動。如今,2500多戶居民陸續搬進了新家,寬敞、明亮、舒適的生活環境令他們心生喜悅,還有部分居民家庭正處在「累並快樂著」的新房裝修階段,「住新家」的期盼將在不久之後實現。
  
  鐘樓新村位於姑蘇區雙塔街道唐家巷社區,建造於上世紀70年代後期,至今房齡將近50年。不少樓棟由於風化嚴重,欄桿、墻皮破損,群租群住、違規用電用氣、消防通道堵塞等問題較為突出。
  
  4月9日,蘇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區黨工委書記、姑蘇區委書記方文浜采取「四不兩直」方式,參加雙塔街道唐家巷社區第20期「社情民意聯系日」活動,與群眾面對面交流,聽取居民對鐘樓新村協議搬遷項目的意見和建議,了解居民的現實需求。同時,圍繞大家關心的房屋評估等問題進行「釋疑解惑」,講透協議搬遷相關政策,讓居民吃下「定心丸」。
  
  4月24日上午,鐘樓新村入口處豎起「離第一簽約交房獎勵期結束倒計時45天」的告示牌,標誌著蘇州市姑蘇區天賜莊片區提質升級一期項目(鐘樓新村)協議搬遷簽約交房獎勵期正式啟動。短短44天後,721戶居民陸續簽訂搬遷協議,項目順利清零。
  
  「一步到位,拎包入住!」8月18日下午,對「老家」懷有深厚感情的居民們回到唐家巷社區聚會,暢聊搬家後的心情,大家感慨萬千。在鐘樓新村住了20多年,顧嘉華通過安置補償政策把原先48平方米的家成功置換成了130平方米的「三室兩廳」。聽說小區將要啟動協議搬遷,顧嘉華提早兩個月就開始尋覓新家,經過多方選擇,最後看中了位於石湖附近的一處高層住宅,「精裝修,附近有地鐵出行很方便,兩個衛生間,我和老伴一人一個!」
  
  鐘樓新村的居民大都懷有「古城情結」,經過交流,回來「聚會」的居民獲知大家安置過程中都沒有搬出古城區,很多人仍然選擇了裏河新村、南環新村、金秋家園等生活便利、充滿「煙火氣」的老小區。78歲的李乾琳原先在鐘樓新村居住面積僅有47平方米,「沒有廚房,兩家人在過道燒飯。」如今,她置換到了位於幹將路北側的蘊秀園小區,面積擴大到了102平方米,「有兩個超大的南陽臺,廚房也大!」更令她開心的是,通過安置補償政策帶來的紅利,不僅生活條件改善了,她還多存了35萬元養老金。
  
  作為姑蘇區第一個大體量貨幣化安置的協議搬遷項目,萬豐裏項目主要區域為吳門橋街道興隆橋社區,由五十六間、保興裏、皮匠浜、清河浜口、盤門新村等部分組成,占地面積約12.14萬平方米,涉征房屋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,是年代較為長久、環境比較臟亂、人員結構混雜、安全隱患突出的重點區域。
  
  2月21日,萬豐裏項目首期居民片區正式啟動協議搬遷,包括保興裏30號1-5幢、保興裏北、清河浜口(清河浜)成套房等7個片區,涉及居民1061戶。5月4日,萬豐裏二期正式啟動,包括裕棠橋弄、新運北裏、清河浜、盤門新村東部等6個片區,涉及居民795戶。
  
  今年62歲的衛建英從1987年開始居住在皮匠浜,30多年來,她的兒子在這裏結婚成家,如今孫子已經10歲了。這次通過搬遷安置政策,她置換了一套四季晶華的學區房,面積是150平方米,一家子搬進了環境舒適、綠化蔥郁的小區,孫子也特別高興。「小區裏空氣清新,設置了各種健身設施,晚飯後散散步,愜意得很啊!」
  
  6月份入住盤溪新村新家的居民朱曉琴欣喜地發現,小區竟然住了5戶萬豐裏的「老鄰居」。「太巧了,我從窗戶望出去,對面一幢的阿姨在跟我打招呼!」朱曉琴原來家住萬豐裏的房子只有28.73平方米,夫妻倆帶著女兒住了20多年。她告訴記者,過去家門口的巷子很窄,僅能容納一人騎車通過,她數了一下,每天在彎彎繞繞的巷子裏迷路的外賣小哥至少有3個。「大家都很擔心,沒有消防通道的情況下,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,」朱曉琴說,新家是96平方米,全家住得很舒心,環境也比以前好了,買菜、交通等日常生活都非常方便。「意外之喜來自偶遇的幾位『老鄰居』,在弄堂裏嘮嗑、聊天,新生活太美好了!」